[诵读国学经典品味多彩人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是《弟子规》里面的一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它告诉了...+阅读
当学生的时候,最苦恼的事就是无法过目不忘。明明看过的部分,并且画了重点,写了眉批,等到下一次再翻阅时,竟然像是素昧平生。后来我听到语言专家的说法,才算恍然大悟。这种说法简单表述,就是一句话:「一个单字要忘记六次,才会被人记得。」然后,且读且忘并不碍事,最重要的是要且忘且读,过了六次以后就大功告成了。孩子认真诵读国学经典譬如,我想研究《老子》,那么能否全靠王弼注解的版本呢?王弼是魏晋时代的学者,上距老子的春秋时代,少说也有七百多年,中间经过多次传抄,对于《老子》一书「究竟」说了什么,恐怕就有值得商榷之处。果然,七十年带大陆学界所公布的「汉墓帛书老子」,提供了汉代中期的材料,到了九十年代更有「郭店竹简老子」的发表,又找到了汉初的版本,但是内容缺漏不全。
许多专家一辈子的努力目标,就是要让我们读到老子「究竟」说了什么。因此,阅读首先要找到可信的版本。其次,老子「想要」说什么?这就涉及作者的时代及思想背景。老子显然生于乱世,旧有秩序瓦解,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因此,他的「言外之意」是希望天下不要因为混乱而陷入毁灭。乱世最容易流行的是虚无主义。老子号称「道家」,他所谓的「道」是什么?是要让人们不能因为人间的痛苦、罪恶、死亡而放弃求生的意志。能够与道契合,展现独特高明智慧的是「圣人」。这种圣人与儒家所谓德行完美的圣人,大不相同。老子想要说的是:除了修德行善,人生还可以靠着觉悟什么是道,而获得解脱。第三步,谈到老子「能够」说什么,在此「能够」二字代表「可能性」。
历代许多学者深入研究老子,但是心得未必相同。譬如,战国时代的庄子与韩非子,都曾浸淫老子学说,但是这二人,一是道家,追求心灵上的逍遥境界;一是法家,运用老子的权谋思想,以达到巩固君权的目的。两千多年以来,老子的面目几乎成了万花筒。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轻易错过任何一种「可能的」解释。阅读(其实已经是在作研究了)的压力主要在这里。如果你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就只能慎选值得信赖的专家了。最后,要问:作者的意思「应该」是什么?所谓「应该」,当然具有读者主观上的判断。一个人二十岁时阅读《老子》,与他六十岁时再去阅读,心得可能一样吗?念书不能抵达「我认为作者的意思应该是什么」这个地步,就表示自己缺少见解。一旦突破这一步,情况将会豁然开朗。
这等于是书本被消化了,转变为我的思想。孟子说的「左右逢源」,就是指在应用人生智慧时有原有本,因为自己心中的人生图像经由阅读之后,已经趋于完整了。以上所说,似乎专指阅读经典而言。事实上,阅读一般的作品也有类似的步骤,只是过程简化了。譬如,我常为翻译的书写导读,其中所谈到作者的时代及思想背景,属于「想要说什么」的层次;此外还会稍加强调作者「能够说什么」,提供一两种比较重要的解释。但是,除非你拿起书本,亲自去读,否则如何得知作者「应该说什么」。阅读可繁可简,我们取法乎上,或许将可得乎其中。
诵读国学经典
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酣筏丰禾莶鼓奉态斧卡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国学经典朗诵稿追月
经典诵读《追月》
甲:妈妈,你看,今晚的月亮多美啊!
妈:是啊,古往今来,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第一章:凝月遐想
甲: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合: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第二章:赏月听风
领:秋日雨后的山林,是那样静谧,银色的月光仿佛瀑布般一泻千里。
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三章:寄月思乡
女唱: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男诵: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女诵: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四章:望月励志
方:我飞上太空了,我飞上太空了。
万: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今天,我们中国人不仅解决了蜀道之难,更让九天染月的梦想成为现实。
甲:凌云壮志怀心中,
方:浩荡乾坤担肩上,
合:昂首挺胸中国人,扬眉吐气世界风。昂首挺胸中国人,扬眉吐气世界风。
万:少年智,则国智。
方:少年强,则国强。
合: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甲: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方: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三人合: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众合: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扩展资料:
文言文字少而意思深,单音而韵味长,需要通过放声诵读,才会记得牢靠,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我们以陆游的《示儿》诗为例,做一点指导。首先,了解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这是一首绝笔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悲愤,也表达了诗人对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信念。诗的感情基调沉痛悲愤而又坚定乐观,诵读时要语调凝重,语速缓慢。然后,分清节奏和重音,做好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追月
百科-追月
百科-诵读
以下为关联文档:
国学经典诵读都有哪些、《静夜思》唐代: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
国学诵读感悟经典要演讲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是《弟子规》里面的一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它告诉了...
国学经典诵读表演很多啊 以话剧的形式演诗经.国风 很多东西都可以扩展成剧本的- -# 下面的是我以前写的朗诵稿 个人感觉更适合演剧本- -# 我这个当然很不合适 只是给你们提供个思路 《诗经....
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100字关于“孝”,自古很多理解和认识。《论语》为政篇中有很多章节,我就其中俩节与大家分享: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家长在国学经典诵读大会的发言孩子学习经典的好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
有关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的作文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响应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经典诵读活动号召,6月26日,“国学小名士”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在山东广播电视...
国学经典诵读有什么好处读经的好处,总的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让孩子得到长足的提高。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350字廉颇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赵国的文臣蔺(Lìn)相如,因在“完璧归赵”和“渑(miǎn)池会”两次重大外交活动中,挫败了强大的秦国的阴谋,卫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被封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军廉...
请问国学经典诵读有哪些景点篇目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 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