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助动词有哪些]助动词也常常被称为能愿动词。它经常用在主要动词前起辅助作用。但有时助动词也能够单独作谓语。古汉语中常见的能愿动词有“可、能、得、愿、宜、敢、肯、欲、足”等。 助...+阅读
古代汉语中的没,读作mò,其词性有三:
1、动词。
(1)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没,沉也。——《说文》 其子没于渊。——《庄子·列御寇》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议兵》 梦为鱼而没于渊。——《庄子·大宗师》 或浮或没。——《世说新语·自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水不没顶。——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没水而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沉没(没入水中);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没胫(没过脚胫);没不煞(方言。沉没不了);没溺(沉没);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淹没冲荡);没石(暗礁)
(2) 潜游水中。 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庄子·达生》 南方多没人。——苏轼《日喻》 又如:没人(熟知水性能潜水的人);没水(潜水);没头蹲(扎猛子,以头朝下钻入水中)
(3) 消失,不见;隐没。 良久,羽旄之影渐没。——马中锡《中山狼传》 未闻刃没而利存。——范缜《神灭论》
(4) 覆灭;败亡。 遂没其军。——《史记》
(5) 沉迷。糊涂。如:没没(沉迷不醒);没汩(糊涂,不明事理)
(6) 没收。 财产没官。——《三国志》 又如:没官(没收入官);没入(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没有(犹没收)
(7) 通“殁”。死。 庖牺氏没。——《易·系辞下》 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墨子·明鬼下》 圣王已没。——《荀子·正论》 以没其身。——《国语·晋语》 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孝公既没。—— 汉· 贾谊《过秦论》 又如:没化(死亡);没世(终身;一辈子);没地(人死埋葬于地下);没命(舍命。丧身,死亡);没陈(阵亡);没寿(谓死)
(8) 沦没,落入。 侯没胡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9) 隐没。 没为银海。——《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周密《观潮》 又如:出没(出现和隐藏);没矢(谓箭射进石头后隐没不见)
2、副词。
(1) 表示否定,相当于“莫”;“不” [not]。如:没来;没说;没揣(不意,出人意料)
(2) 决不,丝毫不 [never]。如:没想到
3、形容词。 尽;终。如:没世(终身,永远);没代(世代;永远);没身(终身);没后(末后,最后);没振(终兴,一直振兴);没齿(终身)...
请教古代汉语高手啊
1、下列句中“于”用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 B 】A师陈于鞍 B郤克伤于矢 C射其左,越于车下 D蛇出于其下
2、下列句中的“是”不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 C 】A寡人是征 B岂不谷是为C先君之好是继 D其是之谓乎
3、下列句子无双宾语的一句是 【 C 】 A为之计深远 B不如早为之所 C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D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4、下列带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 】A庄公寤生,惊姜氏 B无生民心 C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5、下列带点字不用本义的一句是 【 C 】A都城过百雉 B庖丁解牛 C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D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6、下列异体字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是 【 C 】A遍——徧 B鞍——鞌 C泪——涙 D吴——吴
7、下列几组繁简字,其繁体字之间意义没有联系的是 【 D 】A复 复——复 B饥 饥——饥 C获 获 ——获 D后 后——后
8、下列属于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构成的古今字是 【 C 】A赴——讣 B说——悦 C陈——阵 D取——娶
9、“辟——避”在古汉语中属于一对 【 A 】A通假字 B古今字 C异体字 D繁简字
10、“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中的“信”在句中用的是 【 B 】A本字 B借字 C异体字 D简化字
11、下列句子中有动词用如名词的是 【 C 】A晋灵公不君 B逢人甚异之 C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D将军身被坚执锐
12、下列句子属判断句灵活用来表示比喻的是 【 D 】A赵盾,古之良大夫也 B千金,重币也 C虎者,戾虫 D梁父即楚将项燕
13、“斗”由“盛酒器”引申为“北斗星”,其联系方式是 【 D 】A相似 B相关 C相因 D相接
14、“题”的词义由“头额”引申为“前端”再引申为“题目”,引申方式属于【 B 】A综合式引申 B辐射式引申 C连锁式引申 D因果式引申
15、下列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属于古轻今重的是【 C 】A诛 B感激 C病 D饿
16、下列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属于古褒今贬的是 【 A 】A诽谤 B锻炼 C爪牙 D牺牲
17、“暂”的古今词义的变化属于 【 B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感情色彩变化(古义有3种,现代为短时间)
18、“宫”的古今词义的变化属于 【 B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感情色彩变化(古代是一切住所,现代是皇宫、宫殿等)
19、“菜”的古今词义的变化属于 【 A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感情色彩变化(古时候只指蔬菜,现在肉类等也是)
20、“武王伐纣,有诸?”中的“诸”相当 【 A 】A之 B于 C之+于 D之+乎(有这件事吗?)2
1、“思靖百姓,惧未能绥”中的“绥”用的是 【 C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虚义绥 这里是安抚的意思2
2、“多人不能无生得失”中的“得失”是 【 D 】A同义词 B叠音词 C偏义词 D联绵词意思是:人多了不但不能成功,还容易走漏消息2
3、“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中的“老师”是 【 C 】老师,指的是指军队出征日久而疲惫A一个词 B两个词 C双音节词 D合成词2
4、古白话形成的基础是 【 C 】A先秦口语 B两汉口语 C唐宋口语 D六朝以后的北方话 2
5、正统文言文形成的基础是 【 B 】A先秦口语 B两汉口语 C唐宋口语 D元明清口语
天花板有何引申义
一、新赛道
“赛道”指距离竞赛或速度竞赛时使用的比赛区域。经济领域的“新赛道”指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行业细分领域,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等特性,蕴含海量的市场和全新的增长机会,面向未来,呈现动态性。现在,“新赛道”含义进一步演化,可指一切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以及新的努力、新的气象等。
二、大白
“大白”是指身着白色隔离防护服、投身“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及志愿者。三年来,我国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有效应对多轮全球疫情的冲击,把重症和死亡人数保持在世界最低水平。他们是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抗疫”英雄和功臣,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三、烟火气
“烟火气”来源于古汉语,其本义指“烧煮食物的气味”。时下流行的“烟火气”则指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
2022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的一段文字对“烟火气”的含义做了诗意满满的阐释:“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总之,“烟火气”是“时时放心不下”的民生,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四、天花板
“天花板”本指室内的天棚,有的上面有雕刻或彩绘。英语以“天花板”比喻“最高限度、上限”,这个用法传入中文后含义进一步引申,指无法超越的“最高点、顶峰”。
这就是如今流行于不同领域的“天花板”:容颜俊美称“颜值天花板”,社交能力超强称“社交天花板”,带货能力突出称“带货天花板”,大学生军训动作标准称“军训天花板”,足球队、篮球队前锋球技出众称“前锋天花板”,等等。
以下为关联文档:
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1、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2、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词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有什么不同大类还是分实词和虚词类。不同主要是对于代词的归类。古代汉语将代词划为虚词,现代汉语将代词归在了实词里。 此外,还有以下一些不同: 一、古代汉语中极少量词,多是在名词前直接...
古代汉语常见虚词讲解总结古代汉语的虚词 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
古代汉语中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间(会意。古写作“闲”,“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间:jiàn 引申为:挑拔,使人不和*谗人间之。——《...
如何学好古代汉语自考里的汉语言专业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个专业里有《古代文学作品选》(我记得这门有六七本课本还全是繁体字啃得特辛苦,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弄懂呢),这一关也很难过,但是有兴趣的话就...
谁能教我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我就不说书本概念了,白话说吧。 1.介词就是介绍进来一个动作的地点、时间、工具、方式、办法等的词,后面通常跟名词。比如“于”:卫灵公问陈于孔子。这个“于”就是“向”。又...
关于王力的古代汉语的问题我考研时也用的是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开始和你的情形差不多,我的学习心得如下: 第一,从心理上克服掉对繁体字的恐惧和厌烦。 第二,从字形上辨认他与哪个简体字相近,有可能他就...
王力古代汉语13册著名篇目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 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晋灵公不君 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罃 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第二单元 文选: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古代汉语考研学习你用的如果是王力《古代汉语》,那么通论主要是第 一、二两册(即文字、语法、工具书等等),还有关于赋和古近体诗歌的部分,其他古汉语知识如“三正”(天文历法)“姓氏名字”“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