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一)中毒型菌痢 本病亦多见于夏秋季,儿童多发,病初胃肠症状出现前即可有高热及神经症状(昏迷、惊厥),故易与乙脑混淆。但本病早期即有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无改变,大便或...+阅读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由于麻疹病毒持续感染所致的一种罕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总的特点是隐袭起病,亚急性或慢性进展,最后死亡。
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第一期——情绪激动,有幻觉或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智能低下、学习退步及性格变化等大脑高级神经活动障碍。
第二期—一—出现运动性痉挛,面目无表情,眼球无目的转动。
第三期一一呈昏睡或木僵状态、去大脑强直。
第四期一一四肢屈曲、傻笑或啼哭、下视丘功能出现障碍: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上升、异常多汗等。
总病程多为l一3年。3个月内死亡相存活4年以上者各约占10%。
据流行病学资料介绍,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般皆有麻疹病史。从患麻疹至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发病间隔时间不等,约有78%的患者间隔2一10年,最短间隔为1个月,最长间隔为27年。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中约有46%患者是在2岁以内出的麻疹,也就是说婴幼儿患疹后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机会比大年龄组的机会多,所幸该病总的发病率并不高,在一般麻疹患者约为每百万例中有2—6例,在麻疹疫苗接种者中约为每百万例中有0.48—1.13例。男性略高于女性。
经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缺损型麻疹病毒有关,而麻疹病毒是否会变为缺损型并持续感染机体又与该机体的免疫调节机能缺陷有关。其病理损害遍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和灰质。
以下为关联文档: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诊疗方法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一种持续性的麻疹病毒感染。在脑组织中已由电子显微镜证实有麻疹病毒,并已在脑活检中分离出此病毒,用荧光抗体技术已在脑组织中发现麻疹抗原。已有报...
缺锌的孩子患流腮后好发脑膜脑炎吗美国对人群和患者进行血清微量元素的调查时发现:在8名流腮脑膜脑炎极期的患儿中,测得每100毫升血清的含锌量平均为56土8.4微克。比正常人的血清锌50—80微克偏低。 缺锌是胎儿...
散发性脑炎【概述】 系一类病因不明以散发形式发病的病毒性脑炎或感染后变态反应性脱髓鞘性脑炎。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散发无季节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病...
颞叶癫痫常由海马硬化引起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EE)分为2型,即内侧颞叶癫痫和外侧颞叶癫痫。 (一)内侧颞叶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 内侧颞叶与边缘系统有密切关系。边缘系统指...
脑膜炎与大脑炎病因分型 这两种病都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病急、高热、昏迷、抽风,如不及时治疗都有生命危险。但这两种病在病因上截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流脑发生在冬春季节,是脑膜炎双球菌...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病毒初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再释放入血,多数人在感染后并不出现症状,但血液中抗体可升高,称之隐性感染。部分人出现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极少数患者,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一)流行病学资料 乙脑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7~9三个月内。起病前1~3周内,在流行地区有蚊虫叮咬史。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大多近期内无乙脑疫苗接种史。 (二)临床特点 突然发...
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概述] 本病又称小柳--原田氏病,病因不明,是一种全葡萄膜炎,同时累及脑膜炎症,主要特征为葡萄膜炎、头痛、脱发等。 [症状体症] 1.眼痛、畏光、流泪,眼前黑影,视力减退; 2.伴有头痛,恶...
流腮并发脑膜炎、脑膜脑炎有哪些临床表现流腮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生于腮腺肿大后第十病日内(65%一70%)。约25%病例与腮肿同时发生,少数病例(5%一8%)在腮肿前发生。以3—10岁组发病率最高(80%以上)。起病突然,主要症...